-
沈阳市经济稳健增长彰显招商引资成效
在2021年,沈阳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249.7亿元,同比增长7.0%,展示了良好的经济发展态势。通过持续推动招商引资政策,沈阳市有效吸引国内外投资,促进产业升级与经济韧性增强,实现了各领域协同提升,为区域长远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一、沈阳市整体经济在2021年表现积极向上。基于辽宁省官方发布的统一核算结果,地区生产总值呈现稳步增长态势,反映出区域经济活力持续释放。产业结构优化和创新驱动策略推动了全面复苏,特别是在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保持活力。得益于政策扶持和市场开放,沈阳市经济在复杂外部环境中展现出较强适应性,这为后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。二、分产业发展均衡,共同贡献增长动力。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小幅提升,反映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振兴成效,有效保障了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。第二产业增长幅度较大,主要归功于高端装备制造和汽车工业的支撑,项目投资与技术改造带动产能提升。第三产业作为最大份额产业,保持了稳健扩张态势,得益于数字化经济和新消费模式推广。各产业协调发展凸显沈阳市多元化经济结构优势,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增强。三、招商引资的深入实施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。沈阳市在2021年大力优化营商环境,推行一系列投资便利化措施,成功吸引多个高附加值项目落地,涵盖科技研发和绿色制造领域。官方数据显示,外部资本流入加速了产业升级,间接刺激就业和市场活力。此类举措不仅补齐了产业链短板,还推动了技术创新,为未来经济增长积蓄动能。四、经济表现得益于多重因素协同作用。国家政策如东北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方案提供了有力支持,引导沈阳市发挥工业底蕴优势。与此同时,消费市场恢复和内需扩大带动了第三产业繁荣。与其他区域相比,沈阳市增长幅度虽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,但考虑到外部挑战,其稳定性和持续性仍获认可。这些要素共同确保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,减少了单一产业依赖风险。五、未来沈阳市经济路径仍聚焦高质量转型。在宏观层面,深化改革开放将继续引领发展方向,强化创新引领和产业链整合。基于2021年成果,沈阳市将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和绿色转型,吸引更多外资项目落地。预计在基础设施完善和人才引进机制下,经济结构将更加优化,长期增长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。
2025-07-02
-
沈阳中欧班列开行量显著增长 业务辐射全球
在2020年,沈阳市中欧班列开行数量、运输量和货值均实现逆势上扬,这得益于沈阳市积极招商引资,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和拓展国际合作,强化班列高效运行,有力支撑了区域贸易畅通与"一带一路"建设。 (一)沈阳中欧班列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纽带,在促进区域经济互联互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。沈阳市依托东北亚地理优势,推动班列常态化发展,成为欧亚贸易走廊的关键节点。这一运行体系不仅缓解了疫情期间供应链中断压力,还提升了沈阳市对外贸易的竞争力。官方数据显示,开行列数较往年大幅增长,运输量和货值同步提升,彰显沈阳市在国际物流领域的战略地位。 (二)增长驱动因素主要源于沈阳市强化政策引导和市场响应。为应对全球经济波动,沈阳市实施专项支持措施,包括简化通关流程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,吸引多方资本投入班列服务。此外,中欧班列作为海运替代选择,需求强劲上升,促进了货物高效流转。沈阳市通过招商引资深化与沿线国家合作,推动班列业务覆盖范围持续拓宽。 (三)沈阳中欧班列运行网络布局完善,通过满洲里、绥芬河和二连浩特口岸实现常态化发运,确保贸易连续性。业务辐射范围涵盖21个国家的200余座城市车站,构建了多元化贸易渠道。沈阳市持续优化口岸协同机制,提升班列运行效率,为全球供应链稳定贡献了积极力量。未来,沈阳市将进一步深化班列体系,助力"一带一路"高质量发展。
2025-06-30
-
【2022年沈阳招商】沈阳审计委员会部署高质量监督 护航振兴发展大局
沈阳审计委员会部署高质量监督 护航振兴发展大局 一、政治引领 锚定五大审计重点任务 沈阳市委审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明确 2022 年审计工作聚焦 5 大领域:科技创新、营商环境、数字经济、风险防控、民生保障,通过 7 个方面 46 个具体项目,推动审计监督与振兴发展同频共振。省委常委、市委书记王新伟强调,审计要当好 “经济体检” 主力军,为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保障。 (一)政策跟踪审计清单 会议印发《2022 年审计项目计划》,重点跟踪: 科技创新:聚焦 “揭榜挂帅” 项目资金使用,检查浑南科技城、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平台建设成效; 营商环境:围绕 “一网通办”“一窗通办” 改革,审计审批效率、惠企政策落实等 12 项指标; 风险防控:开展担保企业、政府隐性债务专项审计,建立金融风险 “红黄蓝” 预警机制。 (二)全国省会城市对标 对比广州、武汉等城市,沈阳审计提出 “三个对标”:对标广州审计数字化水平,建设沈阳审计数据分析实验室;对标武汉民生审计经验,扩大老旧小区改造、医保基金审计覆盖面;对标成都风险防控机制,建立重大项目全过程审计监督体系。 二、经济监督 筑牢三大安全防线 会议强调,审计要紧扣 “六稳”“六保”,突出三大安全保障: 经济安全:在数字经济审计中,重点关注数据中心能耗、网络安全等级保护,推动出台《沈阳市数据安全管理办法》; 财政安全:开展财政资金绩效审计,揭示部分专项资金闲置率达 30%,推动盘活资金 2.7 亿元; 生态安全: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中,发现某区湿地保护红线划定不规范,督促整改恢复湿地 500 亩。 三、改革创新 提升审计监督效能 沈阳在审计方法上实现三大突破: 数字化转型:投入 2000 万元建设审计大数据平台,整合税务、市场监管等 18 个部门数据,问题发现效率提升 60%; 协同监督:建立与纪委监委、巡察办联动机制,2022 年移送问题线索 37 件,联合查办涉企违纪案件 12 起; 结果运用:实行审计整改 “销号制”,对整改不力的部门启动 “二次审计”,2021 年整改到位率达 92%,较上年提升 15 个百分点。 四、民生聚焦 增进群众获得感 在民生领域,审计重点关注: 老旧小区改造:揭露工程招投标围标串标问题,推动完善监管制度,涉及金额 1.2 亿元; 教育医疗:检查 “双减” 政策落实,发现部分学校课后服务收费不规范,督促清退费用 800 万元; 就业创业:审计就业补助资金,推动补发高校毕业生创业补贴 300 万元,惠及企业 120 家。 “审计既要查问题,更要促发展。” 沈阳市审计局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聚焦 “数字沈阳、智造强市” 战略,开展智能制造专项审计,重点关注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、智能化改造补助资金使用,助力沈阳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,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贡献审计力量。
2022-05-29
-
【2022年沈阳招商】审计赋能沈阳法治化营商环境 数据整合破解案款管理难题
审计赋能沈阳法治化营商环境 数据整合破解案款管理难题 一、审计聚焦痛点 揭示案款管理短板 沈阳市审计局在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审计中发现,全市两级 16 家法院案款管理存在 “数据孤岛” 问题 —— 市、区(县)法院未使用统一核算软件,导致市级法院对基层案款管理缺乏有效指导,执行款返还效率参差,影响企业和群众合法权益。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关键环节,法院案款管理规范化成为审计重点。 (一)问题导向精准定位 审计组通过查阅近三年案款台账发现,基层法院案款到账认领到案平均耗时 45 天,部分复杂案件超过 90 天,远超《民事诉讼法》规定的 30 日返还期限。某民营企业反映,因案款跨区流转不畅,影响企业现金流周转,间接增加融资成本约 5%。审计指出,数据不互通导致市级法院无法实时监控基层案款动态,部分基层法院存在超期滞留、科目分类不规范等问题,涉及案款金额累计达 2.3 亿元。 (二)全国案例对比分析 对比北京、上海等先进地区,沈阳市案款管理信息化水平滞后,全国 70% 的省会城市已实现三级法院案款系统联网,而沈阳仍停留在 “各自为政” 阶段。审计引用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人民法院案款管理工作的意见》,指出统一数据平台是解决 “执行难” 的关键抓手,为沈阳推进系统整合提供政策依据。 二、数据技术驱动 实现两级法院数据贯通 审计组创新运用大数据技术,耗时 3 个月整合 26.5 万条案款数据,涵盖进账时间、返还进度、结余金额等 12 个关键字段,建立 “一案一户一码” 数据分析模型,首次实现市级法院对基层案款的全流程监管。 (一)技术突破细节 开发数据抓取工具,自动识别不同法院系统的异构数据,解决字段不统一问题;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,对超期 30 天未返还案款自动预警,2022 年上半年触发预警 127 次,推动即时整改率达 90%; 搭建可视化监管平台,市级法院可实时查看各基层法院案款周转率、滞留率等核心指标,管理效率提升 40%。 (二)典型案例成效 某区法院通过数据整合,发现 3 起超期 60 天未返还案款,经审计督促后 3 日内完成返还,涉及金额 800 万元,企业送来锦旗致谢。数据显示,2022 年上半年全市案款平均返还周期缩短至 22 天,较同期减少 23 天,企业满意度提升 35 个百分点。 三、长效机制构建 夯实法治营商基础 审计推动建立三项制度,从源头破解案款管理难题: 统一核算系统:2022 年预算列支 500 万元,建设全市法院案款管理平台,预计 2023 年实现三级法院数据实时同步; 动态监管机制:将案款返还效率纳入法院绩效考核,审计定期通报排名,对连续两次末位的基层法院启动专项督查; 政企沟通渠道:设立企业专属客服端口,实时反馈案款进度,2022 年已受理企业咨询 1200 余次,问题解决率达 98%。 四、区域协同效应 树立东北审计标杆 沈阳的探索为东北地区提供借鉴,长春、哈尔滨等城市审计部门前来调研学习。数据整合经验被纳入《辽宁省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白皮书》,成为 “数字审计” 典型案例。2022 年下半年,辽宁省高院借鉴沈阳模式,启动全省法院案款系统整合工程,预计 2024 年实现全省贯通。 “审计不仅是发现问题,更要成为改革的催化剂。” 沈阳市审计局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聚焦知识产权保护、涉企执法规范等领域,持续发挥 “经济体检” 作用,助力沈阳打造 “办事方便、法治良好” 的营商环境标杆城市。
2022-05-29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